• 教辅报刊如何做好服务

    信息发布时间:2018-09-05 06:09:27

    内容:

    在互联网阅读盛行的时代里,谈纸媒的发行,似乎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话题。但是,回避不了的一个现实是:在市场化的大潮中,教辅报刊若没有影响力、没有发行量,靠什么来生存?面对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就越应该直面这一问题,为教辅报刊寻找更多生存之路。 不在发行中涅槃,就在发行中灭亡。教辅类报刊,亟须一个切实可行的经营模式。 教辅类报刊,既然进入市场,就需按市场运行规律经营。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商品的质量,是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决定其市场生命的长短。因此,要想让教辅类报刊占有或保有市场份额,产品的质量是不容忽视的。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发挥报刊平台与资源优势,就可能寻得自己的生存之道。 编辑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借助自身优势编出优质、适用的教辅报刊。 策略一: 在所有生产要素里,人的能力是居于重要因素的。由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的人来办报、办刊,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时下,办刊人员不仅是优秀的编辑人员,更要向专家型、学者型发展或转化。一位优秀的编辑,能做出高品质的、适用于学科学习的栏目策划,而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编辑,其身边不仅会聚拢一批卓尔不凡的作者,而且,因为他本身对这个领域的钻研、视野与见识,又会起到引领作用,编出优质、适用的报刊,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出版差异与互补的基础上,坚持内容品质为王。 不少教辅报刊在进入市场之后销声匿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提供的内容同质化倾向太过严重或者产品质量不高,让自己变得可有可无,最终被市场无情淘汰。因此,内容的不可取代性,一定要成为报刊出版过程中最核心的因素之一。虽然我们生活在数字化时代,但从家长对孩子眼睛保护的层面、从传统阅读的习惯等方面来说,对优质的纸质出版仍有较大需求。 同时,随着我们国家、社会对知识越来越看重,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需求获得了空前增长。因此,教辅类报刊出版在坚持内容品质为王的基础上,还要将差异性、独特性作为自己办刊的宗旨与市场定位,让自己的产品有别具一格的特色,成为其他报刊不可替代的产品,这样便可实现由可有可无的弹性需求向必不可少的刚性需求的转变。 广泛建立基地学校,加强服务,在良性循环中寻求双赢。 报刊质量只是为占有市场提供保障,但拥有品质并不等同于拥有发行。要想让报刊在现阶段依然保持可观的发行量,建立基地学校,做好“售后”服务,是很多教辅杂志社这些年来摸索出的可行之举。 其一,做好基地学校服务的规划与设计。 基地学校服务设计上,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准备为基地学校提供哪些服务;另一方面是,准备如何来做这些事,由哪些人来主管这些事。 报刊基地学校的服务内容至关紧要:服务内容贴心合理,要做到教师与学生们的需求点上。在基地学校服务内容的设计上,一定要做好调查,要在学校师生共同犯难、亟待解决的痛点上做足文章。 其二,在关系较好的学校中试行推广。 教辅类报刊经营5年以上的,必定有一些关系较好的学校。这些学校既是优质稿源的提供者,也是阅读群体。因为关系较好,双方彼此熟悉,有了解信任作为基础,讲明宗旨、条件,基地学校较为容易建立。除熟悉的学校之外,在基地学校活动开展过程中,这一区域或其他地方的学校在了解了基地学校的事情后,也常常会主动提出申请要成为基地学校,这便是一种良性循环。 其三,为基地学校提供服务,内容上要做到只增不减,服务品质上要做到精益求精,最终获得双赢。 一纸合作协议的签订,是对合作双方彼此权利的保障,也是对双方应尽义务的约束。刊社在为基地学校提供服务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协议内容,履行自己的服务义务。在服务内容上,如果条件许可,只做相应的增补,使服务更加贴心合理。 对基地学校的服务,不仅在内容上不能损减,也不能因为适当增加了一些内容,就降低服务的档次与品质。服务的档次与品质,是报刊基地学校能否长期做下去并且做大做强的保障,忽视这块的内容建设与跟进,是自毁前程的前奏。 以上三方面的策略,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只有编者有很高的专业水准与业务水平,才能精准选择最适合报刊的优质稿件,才能汇聚全国最优质的作者;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在林林总总的教辅报刊中找到差异,填补空白,编出别具一格、不同品质的内容来。正因为有前两者做基础,基地学校的建立和推广才有可能发生。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报刊代理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断挤压刊社利润空间。而基地学校的建立,不仅有效避免了这一问题,也有效缓解了因外界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稳定性。 基地学校的建立,让师生教学成果寻找到了发表的机会、展示的平台;订阅一份对孩子学习与成长有用的报刊,能满足教师、家长、学生的需求,让弹性需求转化为刚性需求,让原本令家长排斥的事情转为乐意配合的事情。 基地学校的建立,编辑、名师进课堂、进学校,让孩子们受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教师们受益,完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确立教学特色,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而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更实现了报刊社的社会价值与意义。